技术服务
询价与订购
双特异性抗体开发服务
泰克生物专注于为客户开发高质量的靶向性药物抗体。双特异性抗体(bsAbs)是指含有两种抗原结合能力的抗体,即一种抗体含有结合2种不同抗原的V区。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相比,双抗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被证明具有更好的疗效前景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在肿瘤验证和病毒感染等领域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根据作用机制,双抗主要分为4类:细胞桥接,双靶点阻断,免疫细胞激活和同一细胞表面蛋白桥接。也可以根据结构分为全长型双抗和片段型双抗。双抗的结构对双抗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而双抗的结构设计主要取决于其靶点和作用机制。
█ 双特异性抗体常用结构类型
常见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有KIH (knob into hole),Crossmab, DVD-I和IgG融合scFV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常见双特异性抗体结构类型
泰克生物从事多年的纳米抗体研究,擅长纳米开发,抗体人源化等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同时设计了IgG-VHH的双抗模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的结构特点。
█ 双特异性抗体重组表达服务
泰克生物拥有成熟的重组抗体哺乳表达平台,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抗体表达定制服务。全套Gibco无血清哺乳细胞培养,配合来源清晰的293F,CHO悬浮细胞系,整个体系满足于不同客户对天然构象蛋白的体外重组表达需求。泰克生物为客户提供的全套高性价比研究服务满足GMP-like体系,包括细胞种子库来源文件记录体系、细胞种子批检定,动物源成分的质控,标准化细胞培养与转化操作流程等。
表2 双特异性抗体重组表达服务内容
步骤 | 服务内容 | 周期 |
Step1:双抗设计与构建 | -- 母本序列亲和力确认与验证 -- 双抗结构设计(与客户确认) -- 连接子体系筛选与产量验证 -- 交付:测序原始数据,验证数据和实验报告 | 4-5周 |
Step2:体外功能验证 | --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293F, CHO)瞬时表达+纯化+SDS-PAGE和WB检测; -- 体外结合与阻断验证(EC50,FACS等) -- 体外功能验证 -- 交付:实验数据,相关材料,实验报告 | 6–10周 |
Step3:稳定表达(可选) | -- 重组蛋白CHO稳定表达细胞系构建和筛选; -- 交付:稳定细胞系,构建报告;边际产物,3个克隆,每个克隆50ml发酵产物及纯化产物 | 12–14周 |
泰克生物还可以为客户进行抗体人源化、CAR-T/CAR-NK先导序列设计及细胞杀伤验证等一站式技术服务,为客户的科研项目及药物抗体开发助力。
█ 双特异性抗体开发服务平台优势
平台成熟,成功率高 | 双抗形式多样化 | 表达经验丰富,严格的QC控制体系 | 定制化的双抗结构 |
答:由于大多数疾病涉及多个平行信号通路,受体和配体的多重抑制可导致各种配体-受体信号通路的更好干扰。尽管这种使用联合疗法的努力已被用于小分子药物发现,但其范围正在扩大到治疗性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和同一靶抗原上的两个不同表位反应,或分别针对两种不同抗原上的结合位点。只有通过使用双特异性药物,才能实现构建免疫细胞重定向平台以提供靶细胞的细胞毒性的广泛努力。挑战在于确定一组特定的BsAbs并确定有效剂量窗口,以便在针对不同的特异性时产生所需的效果。对于BsAbs的广泛蛋白质工程,有很好的评价:没有Fc结构域的抗体片段;具有Fc结构域的抗体片段。
答:最初,治疗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癌症治疗的效应细胞再定位上,包括 T 细胞,这些细胞无法被正常抗体募集到肿瘤细胞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多种双特异性抗体疗法被开发出来。除了效应分子、细胞和遗传载体的重定向外,还探索了双重靶向和预靶向策略、半衰期延长以及通过血脑屏障等生物屏障的递送。还可以用于T细胞重定向,其中一个 Fv 臂靶向 T 细胞受体复合物中的 CD3 结构域 ,另一个 Fv 臂与靶细胞上的表位结合,从而使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近,以促进靶细胞的裂解和消除。
答:天然抗体中,多数双价或多价分子均拥有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然而IgG4分子却与众不同。其铰链区的不稳定性赋予了一种特殊能力,即能够随机互换其Fab臂,从而生成具有双重不同特异性的二价分子。迄今为止,双特异性抗体片段主要存在三种形式:BiTE、DART以及TandAbs。其中,BiTE分子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免疫疗法,旨在将T细胞重新定位至肿瘤微环境,以攻击肿瘤细胞或相关的肿瘤关联细胞。它们利用来自两种不同单克隆抗体的 scFv 片段,这些片段由肽接头连接,能够保留结合活性 。双亲和力再靶向蛋白 (DART),由两个 Fv 片段组成,当两个 Fv 片段异二聚化时,会形成两个独特的抗原结合位点。与天然抗体相比,scFvs 的小尺寸有助于较高的肾脏清除率。尺寸问题的可以生成串联双体(TandAbs)来帮助解决。
答:轻链和重链结构域之间的接头区域在稳定抗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是优化 scFvs 的重要靶标。对重链和轻链结构域取向的研究表明,两种取向在不同情况下都是有利的。在接头设计的过程中,两大核心考量在于氨基酸的构成以及序列的长短。首要的是,氨基酸的构成对于打造既实用又灵活的接头肽而言极为关键;举例来说,在蛋白质折叠的进程中,亲水性序列对于阻止肽段在V结构域内部或之间发生嵌入是不可或缺的。甘氨酸与丝氨酸因具备短侧链所带来的构象灵活性和极低的免疫原性而被优先考虑。除氨基酸构成外,Fv结构域中重链与轻链间接头的长度对于组装出正确构象的单链抗体片段(scFv)同样至关重要。接头的长度深刻影响着抗体的多聚体形成,因此,通过精心规划接头的长度,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为双抗体(尤其是TandAbs分子)设计的scFv分子的形成,或是使得其多价形态相较于单价形态展现出更优的性能。
答:scFv 分子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人们认为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稳定的 scFv 分子是开发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蛋白质稳定性的一个途径是直接对scFv框架进行修饰。在构建结构时,常用的方法是环接枝技术和诱变方法。环接枝技术能通过一步操作,即将抗原特异性的互补决定区(CDR)移植到具备理想生物物理特性(诸如稳定性)的框架上,同时实现稳定性和人源化的提升。或者,对于诱变方法,通过合理的位点突变或定向进化来实现稳定性增强。除了共有方法外,其他方法还会改变残基以实现稳定性目标,例如创建结构域间二硫键、创建分子内氢键和优化疏水性。
体验泰克生物-酵母展示服务专家的可靠服务,请订阅:
©2025泰克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津ICP备2021009144号-1津公网安备12011402001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