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体工程技术的发展,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因其分子量小、穿透性强、免疫原性低以及易于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等优势,已成为基础研究、诊断开发和靶向治疗中的重要工具。相较于传统全长抗体,scFv仅包含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并通过一段人工设计的柔性连接肽(Linker)连接,从而在保留其抗原结合活性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表达体系。其中,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scFv的生产,因其操作简便、周期短、成本低廉且易于放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scFv在原核表达过程中常面临如包涵体形成、蛋白错误折叠和低溶性表达等挑战。因此,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scFv表达与纯化方案,对于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性抗体片段至关重要。

本文将scfv抗体表达实验流程分享,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南。
1. 获得抗体重链可变区及轻链可变区序列:文库筛选后得到与靶标高亲和力的抗体序列。
2. 方案设计:柔性linker连接重链的C端及轻链的N端,轻链C端偶联Fc片段
3. 基因合成及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①使用Trimercodon技术进行抗体基因合成AAAAAAAAAAAAAAAAAAAA-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AAAAAAAAAAAAAAAAAAAAAA(横线区域为载体同源臂序列)
②利用同源臂中的酶切位点对载体及目的基因进行双酶切(选用同源重组的方式亦可)
③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同源重组在酶促反映下通常50℃,连接20min;粘性末端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室温反应2h
④转化:将连接好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复制(通常是DH5α感受态细胞)
⑤挑取单克隆并进行鉴定:挑取转化平板中的单菌落进行PCR鉴定或酶切鉴定,将符合预期的克隆质粒送去测序,检测插入序列是否正确
4. 转染宿主细胞
(1)哺乳动物细胞
①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进行大量抽提
②按照不同的转染体系进行瞬时转染(293F/CHO细胞)使其进行分泌表达
③5-6天(以具体的转染体系为准)进行WB验证(第一次尝试摸索条件时必须做,相同重组抗体后续表达时可以不用做)
④收样并纯化:收集细胞上清并与亲和纯化柱进行结合,摸索纯化条件并进行纯化。
(2)大肠杆菌表达(融合Fc片段的不能用可以用GST标签融合)
①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中(BL21或Rosetta)
②挑取单克隆进行诱导表达验证:验证重组抗体表达在胞质还是包涵体中
③放大诱导表达:胞质表达的抗体可以在16℃低温下诱导20h左右,包涵体37℃诱导16h即可(在胞质表达的抗体尽管量少一些也尽量选用胞质表达)
④收样:胞质表达的抗体收集完菌沉可以放入-80进行冰冻破环细菌结构,后用PBS重悬并超声,离心收集上清结合亲和纯化柱,然后进行亲和纯化
包涵体表达的抗体收集完菌沉可以放入-80进行冰冻破环细菌结构,后用PBS重悬并超声,离心收集菌沉,用8M尿素或盐酸胍进行包涵体溶解,完全溶解后离心取上清结合纯化柱,然后进行亲和纯化
5. 抗体纯化:Ni-NTA填料的纯化柱用不同浓度的咪唑进行梯度纯化,但是包涵体要用8M尿素/盐酸胍溶解的咪唑进行纯化,只不过纯化后需要进行梯度透析复性,将咪唑及尿素或盐酸胍去除,纯化后进行SDS-PAGE验证,必要的话也可以做个WB验证
Protein A/G纯化:针对融合Fc片段的抗体,首次纯化应用低PH盐溶液梯度洗脱,找到最适PH后再次纯化可以直接用此PH值洗脱。
6. 亲和力检测:流式细胞术、SPR、BLI等方式验证抗体和靶标的亲和力
体验泰克生物-酵母展示服务专家的可靠服务,请订阅: